【香港六開彩開獎+結果】
【2024046澳門跑馬圖開獎結果】
【澳門碼今期開獎結果查詢香】
【香港今晚開獎結果開獎直播】
【2024管家婆一碼澳門指引】
【王中王鐵算盤開獎結果118ije】
【天下9944CC天下彩全年資料】
【澳門平特一肖100%準資軟件截圖】
【26567歷史現場開獎結果查詢結果】
【新澳門2024年資料大全】
【澳門一肖一碼一持一中】
【二四六天天彩免費資料大全】
【管家婆一肖一碼100資料】
【澳門6合開彩開獎】
【香港王中王777888888管家婆精準】
【新奧彩今天晚上開獎結果查詢表下載】
【49629澳彩開獎查詢三期必中】
【新澳門管家婆資料正版大全】
【四肖八碼牛特期期準】
【2O24澳門歷史開獎記錄】
【天下彩9944cc旺角好料】
【諸葛亮com澳門碼資料】
【澳門高手論壇最高論壇網】
【香港賽馬會提前開獎結果】
【澳門管家婆三肖三碼2024】

作者?|?楊樹

編輯?| 張月

出品?|?騰訊新聞?谷雨工作室

大國手出現在了屏幕那一端。我們第一次通話時,她在機場,準備飛去上海,這幾個月,為了參加《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》的錄制,她在成都和上海兩地之間往返。在上海,她寫稿子、講開放麥、比賽,非常忙碌。這是個高強度的比賽,但她不是那種好戰(zhàn)的選手,害怕令人焦慮的競爭氛圍,休息的間隙,她會和漫才兄弟打臺球,或者直接跑回成都玩兩天,再回來繼續(xù)創(chuàng)作。她努力讓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和生活不被比賽的緊張感裹挾。

作為第一個出場的新人,她那段關于摩托車的哲學拿到了181的高票數。她站在臺上,穿一件闊大的襯衫,神情有點局促。第一次參加線上錄制,她感到緊張,在線下她能更活潑一些,好在梗全都響了,她說,這是演得最好的一場。

“男朋友騎我的摩托車摔斷了手,進了醫(yī)院要花錢,當時手里確實有筆錢,但摩托車也該修??!”有點帥的男朋友和摩托車,她猶豫應該先保哪一個,“生活就像下象棋,保帥還是保車?”“贖車,我得先跑摩的賺錢,跑摩的賺錢,我得先贖車。別人是電車難題,我是摩的困境。從哲學上說,現在就是我有車,但是我沒有車?!边@是一些關于貧窮的地獄笑話,她喜歡地獄笑話,因為它在探索邊界。她說:“我喜歡刺一刺大家的道德邊界?!?/span>

起碼在上節(jié)目之前,大國手是個貧窮的哲學碩士。性格隨性,日子也過得隨性。我們視頻時,她沒有什么客套話,也不太在意鏡頭的角度,常常仰著臉哈哈大笑。和脫口秀演員豆豆聊天,豆豆問她投過其他線上節(jié)目嗎?她大剌剌地說,投了,他們沒理我。豆豆震驚了,難道不是應該說“我和他們的需求不匹配”嗎?有人在社交媒體討論她不上班的事,說大小也是個碩士,怎么都能找個班上。她覺得對方沒理解她在說什么,“我就是不想上班。”

為了不上班,她做了很多事情:兼職文案、美工、課程設計,做哲學老師,當然還有借錢。她的生活里有很多廉價的快樂瞬間,比如十三塊錢的背心比二十六塊的質量好,比如四手的摩托車,不花錢的文化活動。她用二手淘的和朋友送的小玩意兒裝飾起一間小屋,在里面種植物、養(yǎng)鸚鵡。

大國手和鸚鵡??大國手

在當下的社會環(huán)境里,這樣的生活看起來過于理想化了。我們討論起關于自由的問題,人們對于自由的想法是不同的,有的人覺得自由是一種奢侈品,有的人覺得自由是一種必需品,大國手顯然是后者,有時候她甚至覺得沒錢更自由一些,“去參加節(jié)目的時候,我都覺得光腳不怕穿鞋的?!?/span>

在昨天的第二輪比賽中,“光腳”的大國手被淘汰了。有朋友為她流淚,她覺得這件事更重要?!拔覍δ切┱滟F的瞬間是珍惜的?!?/span>

她29歲了。這一年,她在自己的公眾號里寫,“我不想被歸入任何群體,也不是很想完成社會意義上的‘社會化’,也不想被貼上任何標簽,我只想行走在主流與邊緣中間,好好晃膀子。”

這是一個怎樣的人生故事呢?我試圖把時間線往回倒,想找到她身上那種自洽和自由的來源。在她的生命中,出現過重要的三件事。

她出生在河北農村,在廣闊的麥田里度過了童年。因為放養(yǎng),她過著一種很野生的、不被規(guī)訓的生活。這構成了她的生命基底,“大自然的力量會滋養(yǎng)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?!焙髞?,學哲學帶給她重新生長的能力,讓她能夠應對社會文化的壓力、原生家庭的傷痛以及真實的自己。最后是喜劇,她說,如果一切必然消逝,能夠對抗消逝的,只有快樂地生活。

我意識到,她身上那種自洽不是天生,是努力生長后的結果。也對,一個人的生命敘事,不可能這樣光滑和平整。中間生長著密密匝匝的毛刺,就像我們的通話一樣,斷開又接上,有時磕巴有時沉默,有時必須停下來思索理順。還好現在她決定回到小時候奔跑過的曠野之間了。通話結束,我祝福她一路順風,聽筒里傳來她的笑聲:“順風好像飛不起來。”

以下是大國手的講述:

比起枯燥?我更愿意忍受冷場

這個節(jié)目是我海投的。大概今年3月份吧,我看到有脫口秀演員在朋友圈里轉發(fā)節(jié)目的招募,就自己錄了一個講脫口秀的視頻,把信息發(fā)過去。上節(jié)目之前要先去一個七天的編創(chuàng)營,在里面寫稿子、篩選。一開始挺開心的,覺得自己被選中了。我喜歡講脫口秀,有更大的舞臺我就去,沒想太多。

那幾天就是寫稿子,寫完了再到線下開放麥去試,把效果弱的梗換掉。編劇對我的經歷很感興趣,休息的時候拉著我閑聊,我就跟他講我的生活。聊到我男朋友騎車把手摔了這個事兒。我跟他說,當時覺得摩托車也該修啊。我很喜歡地獄笑話。地獄笑話之所以有一些哲學的意味,是因為它在探索邊界,會把既定的事情變成一個問題,比如日常生活中,大家自然有答案“一定是保人啊”;但是當我這樣說的時候,“保人”就會變成一個問題“保人還是保車”,我喜歡問題,因為問題意味著開放性回答。我喜歡刺一刺大家的道德邊界。編劇聽了就在那笑,他說你咋不寫這個?多好笑?。?/span>

編創(chuàng)營和節(jié)目錄制都在上海,我平時住在成都,所以最近一直在兩地徘徊。我愿意比賽,也享受創(chuàng)作的過程,但是受不了那種大家都很焦慮的氛圍,受不了一定要爭第一的感覺。我好多年不工作,就是不想過這樣的生活。所以改完稿我就回成都打兩天臺球,然后再去上海。比賽之前講開放麥,場子涼得自己都沒信心了,編劇朋友們還鼓勵我說:可以的!干他們!沒想到,節(jié)目上是我效果最好的一次,每個梗都響了。

大國手在節(jié)目上表演

我第一次接觸到脫口秀是2022年1月,朋友要辦一個民間春晚。有的人會樂器,有的會跳舞,我啥也不會,就說我去講脫口秀吧。當時不會講,也沒看過,一點都不了解。后來看了兩天《脫口秀大會》,寫了一篇我自己稱之為演講的稿子。大家都是朋友,都很捧場地給我鼓掌。

當時講的是關于穿衣服的事。我有一段時間比較注意打扮。在路上有路人迎面走過來,他先是盯著我看,走過去了還要把頭扭過來看,很冒犯。我就在段子里寫,我覺得他好像作家朱自清,要拿我來寫一篇《背影》(笑)。

還講了一個關于emo的事情,說emo的時候,看啥都會覺得別人在欺負你。有一次去朋友家,看到他家墻上掛的時鐘,我覺得秒針在“嘖嘖嘖”地趕我走。我很喜歡這種無厘頭的冷笑話。

民間春晚那個時候,就是和朋友玩一下,沒有想過(講脫口秀)這個事。那年年底,朋友介紹了一份工作,在四川的一個小城市,是給工程項目做一些可行性策劃。當時其實不想工作,也沒工作過,就覺得這工作聽起來挺高薪,一個月八千到一萬塊,我被利益誘惑了一下子,結果干半個月就跑了。主要是我覺得沒意思,每天寫周期、意義,為什么能執(zhí)行?落地的原因有哪些?一直在重復這些套路,沒有自己的創(chuàng)造在里面。

我當時就想,可以不工作,但要有一個個人的事業(yè)。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有代價,不忍受這個,就得忍受那個,我就問自己更愿意忍受什么?我就想到了脫口秀,我僅有的經驗也只有這個工作和僅僅試過一次的脫口秀了。脫口秀會冷場,比起枯燥,我更愿意忍受冷場。

人很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。我不想考公務員,不想當(傳統教育里的)老師。我過去總是想找一個特別確定想做的事情,卻一直找不到。這時候我的人生發(fā)生了一個轉向。我想,可能我一輩子都不確定想要什么,但又想做點事情,就先從不討厭的開始。脫口秀有自己的創(chuàng)造和表達,而且肯定是在創(chuàng)造的過程中不斷迭代的,哪怕一開始講不好,也會讓我有一直在往前走的感覺。

12月份我就去了成都的幾個喜劇俱樂部,到處了解了一下。因為最開始都是想象,還沒有真正搞清楚脫口秀是什么?,F在看來,我很像一個理財或者購物的人,買食物之前先試吃一口。我覺得如果你擔心什么,就先去了解,也不用著急做決定。就像要進入一扇門,腳跨過門檻也不落地,先把頭伸進去張望一下。

第二年3月份,我就開始去開放麥,這個沒有收入,就是去練習段子的。第一次上臺很自然,準備好稿子就去講,也不知道會接收到什么。大家反饋還很不錯,就挺高興的。但是第一次之后,心里就有預期了,覺得大家要笑,結果大家不笑。從第二場開始一直到第四場第五場,場子變得很冷,簡直是地獄模式。所以我非常習慣冷場,實在不行就直接把那個主題扔掉,換段子。我覺得沒必要挫敗,多大點事兒還自我懷疑一下?那時候一周去兩三次開放麥,連續(xù)試上兩三周,停下來一兩周寫稿子,然后再去試。有時候實在沒得寫,我就休息。

“大國手”這個名字來源于我大學時喜歡寫文章,我希望自己寫得更好一點,以前不好意思告訴別人這個名字的含義,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羞恥感。擔心人家評價你配不配得上?,F在就覺得,還是要面對真實的自己,沒什么可羞恥的。

節(jié)目播出以后,我去線下演出,認識我的人變多了,結束后有人來合影,還有一個女生拄著拐杖來,我調侃她是不是騎摩托車摔的,她說不是。有人認識你的話,會對你包容度高一點,自己就不那么緊張。

人只要活著,怎么都有意義?

之前豆豆喊我錄播客,我說還投了另一個節(jié)目,人家沒理我。豆豆說,這么直接的嗎?一般不都是說“我投了,但是我和他們的需求不匹配”(大笑)?我沒怎么上過班,會被規(guī)訓得少一點,平時自己也不化妝,不想把時間放在那上面。頭發(fā)被風吹了不重要。很難解釋,可能從小在田里跑著長大,大自然的力量就是會滋養(yǎng)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。

我家在河北石家莊底下一個農村,我有一個姐姐。家里有七八畝地,五月收麥子,十月收玉米,剩下小塊的地就會種一些白菜、花生。夏天的時候,我爸媽給麥子澆水,在田里鋪了床單,我和姐姐就睡在上面,等到半夜,他們再把我們放在三輪車上拉回家。玉米收完以后,玉米稈捆成一捆捆,堆成一個蒙古包的樣子。我和小伙伴會去把秸稈堆掏空,在里面玩。父母更多是放養(yǎng),學習上也不會太管我,我媽很好笑,我暑假寫不完作業(yè),她說要幫我寫。我讀研到了第二年,他們才知道我讀的啥專業(yè)。

家庭合照??大國手

哲學這個專業(yè)是我自己選的。那時候很迷茫,最好的朋友有沒有把我當最好的朋友?自己是不是不夠好?配不配得上暗戀的人?心里愁腸百轉,有很多晚上輾轉的時刻。你會高興,也會難過。當時做了一個簡單的歸因,覺得我這個人是不是太感性了,我就想學哲學,希望自己理性一點。其實這是對哲學本身的一種刻板印象,或者說無知。

有時候我們對內心真正關心的問題是很模糊的,難受,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難受,困在情緒中?,F在說起來是很小、很清晰的事情,但是痛苦的時候就是分不清。那時候我最大的困惑是關于原生家庭,從感受到壓力,到真正解決這個問題,大概用了七年時間。

我剛上大學的時候,我爸爸想給我姐找個上門女婿,給她買房子什么的,我姐就相當于兒子的角色。他問我姐姐,支不支持我上大學?他可能覺得上大學沒用,但是在我當時的解讀中,我認為他不想在我身上浪費金錢。他希望我在大學時候就學會自己掙錢。我花300塊錢去報了個游泳課,他說我亂花錢,我會覺得他不想支持我的學業(yè),想把錢都投資在我姐姐身上。所以我對他有埋怨,感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。

我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,我和我爸去他的一個朋友家,大人在一個屋子里喝酒,我和小伙伴在另一個屋子里玩。我爸喝醉了,他走到我們這個屋子里對我說,以后你要留在家里,意思就是給我找個上門女婿。他說如果你不留在家里,我就放炮炸死自己。我記得一個小伙伴說,你爸爸好嚇人。

我是一個高敏感的人。童年的時候在田野里玩,是很純粹很快樂的狀態(tài),我稱之為自然狀態(tài),像植物一樣。那一次突然感受到社會文化的壓力。小時候,因為我聰明靈活,帶出去有面子,我姐姐是那種比較悶的小女孩,我能明顯感覺到我爸偏心我。幼小的時候表達不出來,但是能感受到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。感覺到這一點之后,其實內心是會有不安全感的。三年級那次是第一次直接的沖擊。所以后面他們讓我留在河北,我第一志愿報四川,第二志愿報了西藏,我一定不要一輩子留在家里,我要走得更遠一點。

小時候在田野里跑著長大,我天然地就會有想去看看外面世界,想追求自由的想法。反抗是附帶的,我內心的目的不是反抗,就是追求自由之路上有個石頭在我面前,我就要去搬開它。

但是在2019年,我爸爸意外去世了。那兩年因為我爸偏心的關系,我經常埋怨他。他突然去世后,我松了一口氣,我被自己松的這口氣嚇到了。我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有人性,我到底愛不愛他。那時候我在寫畢業(yè)論文,把自己麻痹了,可能心里有個創(chuàng)傷的自我保護機制。畢業(yè)以后,傷痛才慢慢地浮起來。

我想起小時候他背著我從外婆家回來,我在他背上睡著。有一段時間我營養(yǎng)不良,不知道他從哪牽來一頭牛,為了讓我身體好一點去給我擠牛奶,結果胸口被牛踢了。我想到他問我姐姐讓不讓我讀大學,可能只是一個中年人的困惑,因為我姐姐讀完大學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。他那么想把孩子留在家里,可能也是出于對未來、對養(yǎng)老的恐懼。他有他自己時代的局限性,他就是傳統文化中的人。

以前會忽略這些,只陷在他不愛我的受傷感里,遺忘小時候那些事情。但是他在我成長過程中給我的那些壓力也是真實的,所以內心很沖突。有時候覺得他愛我,有時候又覺得他不愛我。想埋怨他,又覺得不該埋怨他。

他剛去世那幾年,我經常做夢夢到他,醒來以后大哭一場。夢里好像我們一家人在干什么,他突然說他要走了,但我的潛意識里知道他是要去世了。

2020年我碩士畢業(yè)以后兩年沒工作,也是因為一些傷痛。那時候成都有一個老師,讀完博士,又在國內高校教了一段時間書,不太喜歡那種學術氛圍。他喜歡哲學,喜歡做教育,就回成都自己辦了一個研究所。我那時候讀了哲學研究生,看很多哲學書,也寫一些學術論文,但是沒有真正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。那個老師跟我說,你先想想自己困惑的是什么?

在研究所的安排是這樣的:一周有兩天在上課,上課時大家一起讀書,借著書提出一個自己關心的問題。這個人的問題聊完了,再聊下一個,也不用趕什么進度,讓每個人關心的問題能充分被聊到。

有一次上課,我們讀一些后現代的書,書里說到,人處在文化中,有一種獨立的邏輯會推動他們去成為什么樣的人。我就提出我關心的問題,如果一個人受文化邏輯的影響做錯了事情,我是應該去批評社會文化,還是可以去埋怨他?當時老師推導出的方向是,這是兩件獨立的事情。

當時那種感覺,不是釋然,是讓我想清楚了,我既可以埋怨我爸爸,又可以真正地愛他,這是不沖突的。人性就是有很多復雜、立體的面向。想清楚這件事之后,我就好了很多,消減了很多道德上的自我指責、自我懷疑、自我批評。我覺得人陷入這種自我質疑的時候,主體是很弱小的,每天都在想,我就是個壞人。

那天解決了這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之后,我又做夢了,夢見房屋前面有一條馬路,對面就是田,我爸騎著電瓶車從那條路上經過,說他要走了,我跟他揮揮手再見。我覺得也是自己真實心理狀況的一種反映,和解了,不會因為那種內心的壓力痛苦了,所以那次沒有哭。他們不是說我有一種“平靜的瘋感”嗎?我覺得跟家人的去世也是有關系的?,F在看得比較開也是,我覺得只要人活著都還好。人只要活著,怎么都有意義。

如果說虛無的話,我肯定有虛無,因為我覺得生活里很多事情,好的壞的,包括人本身,都是會消失的。我對消失有一種反叛,我覺得我要活得快樂,超越物理上的必然消失。

前段時間也有人在社交平臺評論問我,意義是什么?我當時回復他說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目前對我來說,這個答案是瞬間。幸福的每個瞬間,都讓我感到活著是有價值的??鞓凡皇怯篮愕?,那不快樂也不是永恒的。如果它們相互抵消了,人生就是0。但哪怕一切都會煙消云散,我也想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。

第二輪比賽淘汰以后,有朋友為我流淚,我就覺得很珍貴,我想記住這個瞬間。雖然可能沒有通過比賽,但是我感受到別人對我的情意,這個東西是我創(chuàng)造不了的。在生活中我們主體相遇,然后真實地發(fā)生一些什么。

一事無成,但我覺得挺好的

前幾天社交平臺上有人評論說,大國手又玩摩托車,又找個樂隊的男朋友,又學哲學,她家一定不窮,一定是個富二代。我當時就覺得,都說貧窮限制了對富人生活的想象,我發(fā)現大家也很難想象我這種窮人的生活。

上節(jié)目之前,我也就接到過不到二十場商演。我做這個東西(脫口秀)沒賺過錢,還虧了五千,自費去參加一些比賽、工作坊什么的。有一個比賽三輪賽制,差旅就要三千多塊。決賽前三名有獎金,第三名是兩千,我想運氣好一點就少虧一千,結果也沒有。

現在過的算是理想生活,錢再多一點就好了(笑)。我后面演出會排得滿一點,因為熱度可能很快就會過去,我想先掙錢把債還了,不要上了個節(jié)目連還債的錢都沒掙到(笑)。等還完債,還想給我媽買個商業(yè)保險,因為我覺得農村的保險覆蓋度是不夠的。

我自己沒有五險一金,社保都沒交過。在研究所進修的那兩年,我基本上靠跟朋友借錢生活。我在節(jié)目上說“這兩年還不上,有閑錢再借給我”,這個是真的。很多朋友都很好,會借錢給我,讓我別著急還,先花著。昨天我發(fā)小給我發(fā)微信說,以后也是明星的發(fā)小了(笑)。她還跟我說,如果生活真的有困難,可以跟她說。我們已經很久不聯系了,初高中都不在一起讀。也有很多人看節(jié)目給我發(fā)消息,她是唯一注意到我借錢那件事的,我覺得很感動。

我的摩托車都不是二手的,是四手的。今年3月份,我考完了摩托車駕照。當時我在自己的公眾號寫了一篇文章《一個摩的佬的求職信息》,我說我想要一輛摩托車,可以做一些文案或者課程設計的活,歡迎朋友推薦,結果有一個朋友買了我的哲學課。八千塊,45次,就是我段子里寫的,當然,在段子里夸張了一下,但單價差不多,他也真的上了三次就不來了。我就這樣得到了自己的摩托車。

當時有跑摩的的想法,但是不敢真的去跑。我想著載人是有危險度的,我得對別人負責,就想先注冊跑腿。結果注冊到一半就停止了,卡在了考試這個層面,題太多了。后來拿周圍的朋友練手,有時候送他們去個什么地方,他們請我吃飯,就是很基礎很古老的一些交易方式。結果到年底我男朋友就把車摔了,放在修車廠,沒錢付修車費,今年四五月份才贖回來。

我和我男朋友是在一個文化空間認識的。成都有很多這種地方,會舉辦一些觀影會、讀書會。有一次我去一個音樂的即興活動玩,認識了他。大家都不上班,就一起玩。中午起床之后見面,一起吃個飯,窮得麥當勞都吃不起,我們約會都是去吃蓋飯,參加一些免費的活動,要么就是在街上瞎逛,隨便聊聊天啥的。

我們家亂七八糟的東西,鬧鐘、雜志、沙發(fā)、帽子、植物、鍋碗瓢盆、電腦椅什么的,很多都是撿的或者朋友搬家送的,還有二手的。五月份的時候朋友撿到一只黃色的虎皮鸚鵡,當時大概一個半月。他家里有狗,狗會攆鸚鵡,就問我要不要。他問我的前一天,家里有朋友來,說你家好多植物,我男朋友接了一句,再來點鳥我們就家就是花鳥市場了。結果第二天鳥就來了。后來擔心它自己一個鳥太孤獨了,又買了兩只牡丹鸚鵡。虎皮鸚鵡比牡丹鸚鵡智商要高一點,互動性更強一點。聽說虎皮鸚鵡更容易學會說話,有一天我給它放了一個小時的“你好”,把我自己聽得煩了,就放棄了這項事業(yè)。

現在它們幾個真的是過得有點好了?;\子的門一直打開著,它們早上起床之后去陽臺玩,把陽臺的花啃得稀爛,中午熱一點的時候就回籠子睡午覺,睡醒了又去陽臺玩,晚上再回來睡覺。它知道籠子是它的家?,F在你把手伸過去,虎皮鸚鵡會上你的手。另外兩只互動性就沒那么強,它們自己玩得挺開心的,天天貼貼。我經常觀察它們呆呆的、偷感很重的樣子,打鬧的樣子,還有睡覺的時候說夢話,嘰嘰嘰一直叫的樣子,覺得很可愛,看它們就會很開心。

家里的鸚鵡??大國手

家里面大部分植物都是朋友搬家搬不走,我去拿回來的。有龜背竹,有朋友送的牽?;?。還有一個是從種子種起的,長的苗有點像西瓜,被鸚鵡啃了。現在的生活狀態(tài)挺理想的,就像龜背竹的葉子,剛長出來是卷的,后面一點點舒展。

我真的好喜歡自然,好像可以用來比喻我的生活狀態(tài)。四年沒工作,四年都在一事無成,世俗意義上的一事無成,但是我覺得我自己還挺好的。你問收入不穩(wěn)定的生活會不會有不安全感?我大學時曾經踩中風口,四個月掙到過10萬塊錢,但是那時候內心的問題沒解決,所以不快樂。后來我就一直覺得,物質的豐裕和內心的幸福,其實并沒有必然聯系。這幾年,我沒有那種意義上的社會化,沒有學會所謂的人情世故、社會規(guī)則,但有這種意義上的社會化,可以很友愛、很松弛地去跟人交流,和別人產生信任和連接。前幾年都是在向下扎根,扎了根之后就很難死了。哪怕把葉子剪掉,也還會再生長出來。(來源:騰訊新聞)